從吳興街150巷的登山口開始 就是大約400公尺的陡階
回頭看看 登山的人正努力中
一上來就是幾塊巨石 觀看101大樓的好地點
這個涼亭也是拍煙火的絕佳位置
上面的步道兩邊有許多紫背竹竽
花色正豔
上坡上有些相思黃花盛開 卻沒有貴子坑的茂盛
除了登高望遠看看台北巿盆地一隅的雜亂大樓 風景一般般
不過爬山健身怡情散心
也是很好的
從吳興街150巷的登山口開始 就是大約400公尺的陡階
回頭看看 登山的人正努力中
一上來就是幾塊巨石 觀看101大樓的好地點
這個涼亭也是拍煙火的絕佳位置
上面的步道兩邊有許多紫背竹竽
花色正豔
上坡上有些相思黃花盛開 卻沒有貴子坑的茂盛
除了登高望遠看看台北巿盆地一隅的雜亂大樓 風景一般般
不過爬山健身怡情散心
也是很好的
背包: 45公升的背包太小了,這次裝不下熱水瓶及睡墊,而且衣服塞得太緊,應考慮80公升的大背包
攻頂背包: 雖然很少用到,如果有也不錯
備用提帶: 這次有帶,沒用到,有備總比沒有好
登山鞋: 穿了四年用了四次的登山在這次行動後退休了,歷經87年玉山.98年雪山.99年南湖.101年新康橫斷
狗鐵絲的鞋子防水透氣不潮濕,真是寶,只是現在都是環保鞋底,沒事也要拿出來穿一穿才好
球鞋: 備用鞋,這次因為背包太小而沒有準備,
拖鞋: 備用鞋或晚上休息時穿用, 這次也是沒有準備
登山杖: 登山杖是護命要物, 這次借用的兩支, 底塑膠環都壞掉, 另有一隻手套繩斷裂, 可見此役之凶險
內衣褲: 基本上在山上無熱水洗澡, 要有忍受幾天不洗澡之可能性,
原則上最少備三套: 身穿一套, 濕換一套, 下山更換一套; 內衣以排汗快乾者為主
排汗長衫: 兩件, 穿一備一
排汗褲: 兩件, 穿一備一
高領衫: 原想準備高領毛衣, 此次帶高領polo衫
外套: 使用將近20年的狗鐵絲外套也是至寶, 可惜防水膠條都掉了, 準備試黏看看, 不行就得換新了
防水褲: 也是備來的, 防水保暖必備
Polatex保暖衣: 搭配狗鐵絲外套, 很好用
羽毛背心: 沒派上用場, 不過有備無患
圍巾: 必備
毛巾: 擦汗,洗臉用
帽: 毛線帽必備; 這次蔽陽帽弄丟了, 該買新啦
襪: 穿一備一換一共三雙, 最好能套住褲管
手套: 棉布粗手套攀爬很重要, 這次使用了兩雙
睡袋: 借的睡袋嫌大又不保暖, 有經費買新的好一點的
睡墊: 向脖子借的, 也該自己買一個
枕: 沒準備, 充氣的? 再研究
證件: 身份證. 榮民證. 錢. 車票...
碗: 帶了個大碗, 脖子用的有把鍋蓋可以考慮
筷: 備了沒有使用, 還是要備
湯匙: 重要
太陽眼鏡: 必需品
備用眼鏡: 放不下, 沒帶
塑膠袋和橡皮筋: 備用
藥品: 這次帶了 supergel, Mopride, Ace-cal 都是胃腸用藥, 還有 panadol 有備沒有用
ok繃: 備用
糖: 砂糖包, 使用了兩包
食物零食: 發現黑糖.巧克力. 堅果類. 帶甜帶鹹都好
口糧: 沒有準備
水: 自備一點飲水
水瓶: 熱水瓶一定要備, 這次是脖子借用的; 寶特瓶似乎可備可不備
衛生紙: 天寒一直流鼻水, 上廁所, 必備; 濕紙巾也該備一些
頭燈: 晚上和大霧中必備用品, 電池要檢查
手電筒: 有備但沒用到
電池: 檢查電池和充電 --- 電筒. 相機. 攝影機. 手機
攝影包包
瑞士刀
指甲刀
打火機
牙線. 牙刷
夾鏈袋
攝影機
手機
相機
牙膏: 這次有備而沒有用到
刮鬍刀: 簡易型
有人用紙內褲......
登高山難免有點高山反應
食慾會受影響
當正餐的能量補充不足
而登山的消耗過大時
就可能出現體力不濟之境
這次觀察伙伴們所帶的"副食品"
烏魚子頗受歡迎
巧克力也很好
乾果花生堅果類(堅果塔)味道好易入口
黑糖也很受歡迎
都可以作為下次登山的參考選項
這次沒帶熱水瓶是一大失誤
幸好脖子借我一個使用
不然在高山寒風下飲冷水
真是"冷暖自知"啊
下次無論如何不可忘記帶熱水瓶
為了怕胃不能適應高山
也準備了Supergel和Ace-Cal
頗有助益
另一方面
排便也是個重點
應注意纖維素的補充
保持每1~2天方便
三餐用畢的餐具清潔
這次都是用少量熱水洗碗
熱水可洗去油物
洗過的水可服用可倒掉
差強人意
柔軟的被褥睡起來
與山上的營地相比
天壤之別
反而
兩點多醒來就反側難眠
腦中盡是幾天來的山水雲霚星星月亮旭陽
太多的不捨在其中
趁太陽還沒露臉來拍玉里晨光
樹枝隨手拍
終於還是要離開的
伙伴們有的回高雄台南
我回台北
事隔兩年再次登山
感覺還是那麼美好
和不捨
希望明年
還能有個登山之喜
下次叫比薩送到這個地址~抱崖山屋
趁出發前來抱崖橋上走走 巧遇龜王
橋下溪水清澈動人
山屋上方的旭陽照在山頭上
美
欣賞美景後就是趕路啦
一路要從抱崖經瓦拉米出八通關古道
全長27.8公里
也不輕鬆
這一天由於機器出問題
完全沒有照相
所以相片全部借用小森林的
在此致謝~
話說拔營後
要上攻連理山
下切後再上攻新仙山
再下切一千多公尺
到抱崖山莊......
伙伴們 大家辛苦了
上了連理山是如此狼狽不堪
大夥過獨木橋
雲海中的雲似乎都滿溢出來
森林中的巨木神木不勝枚舉
從早上六點出發
晚上七點多才冒著霧雨進抱崖山屋
很艱辛的路程
難忘的一天
以為進了抱崖山屋就可安心休息了
沒想到這是一個螞蟥驚魂夜
從焦大爺的慘叫聲揭幕
再來發現螞蟥在牆上跳舞
或是爬進同伴們的袋中
驅寒的薑茶中有不少螞蟥的"遺體"
打開水籠頭盛水也可以同時盛入螞蟥
就這一個驚懼的山屋中
渡過一個不安的夜晚
黎明前 遼闊天空
旭日初昇中的雲海
特別茂盛的馬醉草
回頭看昨夜營地 遠方兩頂炊事帳和四頂帳篷
休息中 倒成一地
(借自小森林)
連理山前營地 休息
今夜下榻處是桃源營地
小小的上營地放四頂帳真的很擠
還好林老師搭地一大塊帆布來擋風
讓今夜不似前夜寒冷
迎接旭陽
昨夜駐所:向陽山屋
急爬坡後的休息 己經有人倒在一旁
上了稜線 見前方的山頭隱没在雲霧間
一定要蒙成這樣嗎?
終於將到嘉明湖避難山屋 準備享用中餐
霧雨中奮力邁向三义山
抵達嘉明湖的心情是十分驚喜的 雖然乾季的湖水不多
在寒風中終於喘到布新營地
空曠的窐地無險可守
整夜狂風肆虐
不過野生動物不畏環境的惡劣
夜中有多隻水鹿來訪
脖子運用私人關係弄來一台載卡多
著實令人意外
背包裝備放中央
人員分坐兩旁
就這樣一路從花蓮開到台東向陽
一路上真招搖
出發前壯盛的隊伍
上了山就各自分散囉 (借自小森林照片)
晚餐前合影一下 (借自小森林照片)
有雞肉.蹄膀.小黃瓜.高麗菜...還不錯哩 (借自小森林照片)
攝氏6~8度
喝個熱湯最讚啦 (借自小森林照片)
搭車到長良
和大伙們會合
這次有
高雄來的林老闆.龜王.脖子.公主.大白.Eric.焦騰.小森林
台南來的大師兄.東寧
台北的Emma.和我
總計12員
附記:
搭自強號
發現東線的自強號十分老舊
想一想這最高級的車種竟然如此不堪入目
十分感慨
明天出發
預定行程
Day 0: 台北→玉里
Day 1: 玉里→關山→南橫/向陽派出所→向陽山屋→向陽山→嘉明湖避難山屋(宿)。或宿好好池。
Day 2: 嘉明湖避難山屋→三叉山→嘉明湖畔→布新營地→布拉克桑山→布新營地(宿)。
Day 3: 布新營地→三岔路口→連理山西峰前營地→飛機殘骸→桃源營地(宿)。
Day 4: 桃源營地→連理山→新仙山→新康山→天宮堡壘→新仙山營地(宿)。
Day 5: 新仙山營地→八通關古道登山口→抱崖山屋→瓦拉米山屋(宿)。
Day 6: 瓦拉米山屋→佳心→山風→南安遊客中心→玉里火車站→回家。
本路線沿著玉山國家公園東南側範圍界線行走,沿線除有向陽山、三叉山及新康山等三座百岳名山外,
另須經過新仙山及連理山兩座山峰,景觀變化萬千,極具欣賞價值:向陽山的崩塌斷崖,
三叉山的廣闊草原、嘉明湖的清淨剔透、新康山的山勢獨特等等,景觀各具特色,頗富盛名。
本路線的登山方式以南橫公路向陽登山口為起迄點做來回攀登,從向陽登山口到新康山約27.4公里,
全程高度均在三千公尺以上,地勢高,缺乏水源,是一條困難度極高的登山路線,
登山者須有完備的登山裝備、充沛之體力耐力,以及豐富的登山知識,方得從事此項登山活動。
參考行程:
Day 1: 南橫/向陽派出所→向陽山屋→向陽山→嘉明湖避難山屋(宿)。
Day 2: 嘉明湖避難山屋→三叉山→嘉明湖畔→布新營地→布拉克桑山→布新營地(宿)。
Day 3: 布新營地→三岔路口→連理山西峰前營地→飛機殘骸→桃源營地(宿)。
Day 4: 桃源營地→連理山→新仙山→新康山→天宮堡壘→新仙山營地(宿)。
Day 5: 新仙山營地→八通關古道登山口→抱崖山屋→瓦拉米山屋(宿)。
Day 6: 瓦拉米山屋→佳心→山風→南安遊客中心→玉里火車站→回家。
http://www.wretch.cc/blog/bruceliu1951/14686627
http://www.wretch.cc/blog/bruceliu1951/14689724
最近接連看到幾起山難事件
登山者不幸罹難
對於酷愛登山的我
實有感觸
山很美
但山畢究不是我們熟識之所在
要想親近山
當然要做好準備工作
不論是心理和體力
或者是裝備和糧食
還要有嚮導和路線等等
缺一都可能發生危險
如果有所輕忽
憾事就有可能發生
所以我認為
登山者一定要有登山道德
就是要有完全的準備再出發
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及社會救助的成本
我認為在交通事故上的傷亡比例
一定遠大於高山上發生的山難傷亡
可是媒體的報導方式
總是讓人以為登山是絕對危險之事
頗為遺憾
這年頭
不適合登山的人常去登山
喜愛登山的人卻無法成行
也只有
忍耐
看淡
趁好天氣
上七星山
三年前登玉山的行前訓練
我第一次登山台北巿第一高峰
雖然海拔只有1120公尺
沿途的風景卻是極美
由於時間有限
只小油坑服務區上下
各花一小時
無裝備散步輕鬆愉快
登山賞景曬太陽
心情真好
2010年10月7~10日
像不像流浪漢?
這次流浪到南湖大山
今晚在此安營紮寨
嗑飯時間
江湖中傳說中的盆菜在此出現......
財福大師怕路標會倒
所以把它hold住
結伴走松針大道是...超浪漫的呢
窺
財福大師正發功為登山隊加持祈福
沒想到會在南湖大山開同學會
走太快 獨上審馬陣山頂
自拍
五岩峰的雨霧更添刺激
媽...妳寄來的鐵牛運功散讓我跑第一啦~
活化石~高山圓柏
北山上的豔遇...竟然有人穿蕾絲洋裝來慰勞大家登山的辛勞~
北山是蘭陽溪的發源地
只有3536公尺高而已
媽~呀~喂~
風再大一點我就可以起飛了
3742公尺上最美麗的三枝花
......也沒有其他的花啦~
焦哥 M姐 A哥 和 E哥...在乍現的陽光下現出原形囉~
在澎湖也看過類似的裝扮
下山是步步險啊
三年前
隨馬偕醫院登山隊
第一次登上東亞第一高峰玉山
對於喜歡登山的我而言
深具意義
而這一年的登山
也是我停止登高山十幾年後
再度踏上三千公尺以上
兩年前
和啟蒙我登高山的大學同學
以及眾多朋友
踏遍雪跡登台灣第二高峰雪山
度過愉快的銀色聖誕
去年的國慶假期
有幸去登素有帝王之山的南湖大山
大雨讓起伏的山巒更難行
讓我們這隊落湯雞得到更大的樂趣
特別在下山回到礁溪
泡在溫泉裏洗盡幾天來的山塵
那種重生的感覺令人難以忘懷
今年本來想去瓦拉米
不巧關閉整修
山友們改計劃
在國慶期間登玉山
我沒去
一顆心卻早已飛向高山
對於一位愛山人而言
身在平地心在山
那種感覺真是......
要忍耐呀
這兩天寒流來到
昨天最低溫在淡水9.4度
今天在板橋8.3度
聽說玉上是零下8度
合歡山零下5度
可惜沒有水氣
沒有下雪
天一冷
就想要去登山
那三千公尺的天空
真是迷人的天空
最近脖子們又要去爬嘉明湖
可惜不能去
掙扎了很久
在心中說服自己和安慰自己
好吧
有捨才有得
這次不去
期待下次吧
山難是怎麼發生的?
我不知道
也許是登山者本身的因素
也許是自然環境的原因
又或者是天候的變化
但無論是什麼理由
對於自然環境和天候變化的不可預知性
能夠掌控的在於登山者是否能夠有充分的準備
這也是登山安全性最重要的保障
現在台灣各高山大多已有國家公園的管制
許多自然環境多已受到必要的防護
這是政府的努力
也是登山者所樂見的
可是登山者是否能為自己的登山準備做好完善的準備
必需有所質疑
有時候
寧可備而不用
絕不可輕忽心存僥倖
畢究登山是一項具有危險性的活動
稍一不慎
很可能發生不幸
這次登山遇到的淡水登山社
甚為驚人
看他們預先的行程
10月7日晚上8時從淡水捷運站出發
猜測當晚應該住在武陵附近吧
10月8日從思源啞口出發
即使是從較近的勝光上山
勝光到登山口4.3公里
登山口到審馬陣山屋10公里
所以一行23人
當天走了14.3公里
這在雨水泥濘濕滑無比的山路來說
登山極為困難且具危險性
當他們23抵達審馬陣山時
山屋已經有本隊
兩間山屋最多可容納約12人
即使沒有本隊進入
他們23人也無法完全住入
何況他們並沒有掌握山屋的狀況
十分輕率
再者
23人抵山屋時
沒有帶帳篷
沒有帶睡袋
沒有晚餐的糧食
天空下著雨
寒夜即將來臨
又濕又冷又餓又沒有棲身之處的三千公尺高山上
23個人能存活嗎?
登山會的主持者沒責任嗎?
籌畫此次活動的人沒責任嗎?
領隊的人沒責任嗎?
當晚本隊讓出一間小屋
借出所有的帳篷
並將所有的糧食拿出來供他們晚餐
這是人之常情
可是第二天離去時
沒聽過淡水登山社一句感謝
我們自己也因此擠在一間小屋中
抱膝坐著過了一夜
未睡
雖然救人是快樂的
不過遇到如此烏龍之事
實在覺得不可思議
登山數十年所僅見
山難是怎麼發生的?
如果是這樣發生的
真的很離譜
期盼的日子是有點難熬
卻是快樂興奮的
脖子大隊人馬由高雄搭高鐵來
約在台北車站東二門集合
换搭中巴
直向宜蘭羅東
第一次見到阿貴的豪宅
驚為皇宮
住屋當住此屋
不過
吾輩只能欽羨而已
從七號公路的路上
享用阿貴為大家準備的便當
十分美味
想起上山後也許就吃不到如此香甜的飯菜了
格外細嚼慢嚥
好好品嚐
經過三星鄉大同村
南山村
來到思源...勝光
下車整裝
迫不及待想出發
由此到登山口原有6.8K
從勝光上山只有4.3K
不過一路上山都是陡坡
走得很辛苦
只是這一天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日子
雖辛苦卻很興奮
也就不覺得太累了
快到登山口時
天空落水了
這一落就滴滴答答個不停
從用餐後到入帳睡覺到深夜
就這樣濕濕地
讓整個心情也濕起來
偏偏四個人擠一個帳篷是動彈不得
睡袋濕地板硬
唉
第一夜就難以入睡
難熬
四個大男生擠一個四人帳
一夜的雨
一地的濕
不平的地
一整個擠
唉~
幾乎沒睡
捱到四點起來
早餐是稀飯配醬菜
今天的行程是由登山口6.8K~雲稜山莊11.7K~審馬陣山屋16.8K
不多不少
鏘鏘好10公里
由於山雨間間斷斷地來打擾
整個山路是極度的泥濘
打滑率百分百
膝蓋以下的鞋褲全是泥漿
若是不小心滑跤
連上身背包都可以打泥仗了
從登山口出發就是一公里的上坡
夠嗆!
再來的松林就十分宜人了
腳下的針葉像舖了層柔軟的地毯
走起來真舒服
出了松林上陡坡來到多加屯小屋
從此到雲稜山莊一段
上上下下好不累人
尤其兩側的箭竹夾道歡迎
所有竹葉上的水都"灌"在身上
像是汽車進入自動洗車道似的
全身不知被水洗了多少遍
地上的厚厚的爛泥猶如陷泥坑
把鞋褲塗了層層的厚泥
經過雨和泥的洗禮
來到雲稜山莊終於可以多休息一會兒
雲稜到審馬陣之間情況並未改善
千遍一律是上上下下雨雨泥泥
真不知是怎麼熬過去的
抵達審馬陣山屋之前
會先到審馬陣山
把背包放在登山口
0.1K的路一下子就登頂了
可惜沒有展望
又沒有同伴
只好自拍過癮
大軍開進審馬陣山屋時
天候尚早
有充分的時間清理身上的爛泥和整理裝備
準備晚餐後早早休息
不料
四點多時闖入另一隊人馬
曰:淡水山岳會
一行23人沒有糧食沒有帳篷沒有睡袋
只是穿著雨衣在雨中瑟縮著
此地海拔近3000公尺
天色漸暗
怎麼辦?
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淡水山岳會人馬在入夜的寒雨中全軍覆沒...
我們13人
不得不接納23人~標準的山難candidate
所有的備糧都拿出來做晚餐給他們吃了
空出最大的空間收容他們
唉
將不幸降至最低的結果
也讓我們陪著一起受罪
至少
我們做了件好事
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