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意中在圖書館看到林徽的書

查尋了網路

得到一個故事......

 

林徽音隨父親旅居英國倫敦。

1921年,十七歲那年遇到大他七歲的徐志摩。

因她已有婚約,徐也有婚姻,沒能成雙。

 

徐志摩為她寫了"偶然"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而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及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黑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不久,林徽音和梁思成赴美讀書,四年後成婚。

夫婦和徐志摩仍是好友。

梁氏夫婦學成回國。

1930年,林徽音26歲,開始寫作。

1931年4月,林徽音在《詩刊》的第二期中,發表《那一晚》。

 

那一晚         林徽音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細弱的桅杆常在風濤裡搖。

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後徘徊, 層層的陰影留守在我周圍。

到如今我還記著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

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頂層,蜜一般釀出那記憶的滋潤。

那一天我要跨上帶羽翼的箭, 望著你花園裡射一個滿弦。

那一天你要聽到鳥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靜候著你的讚賞。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亂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闖入當年的邊境!

 

《那一晚》是追憶她10年前與徐志摩在倫敦初次相遇。《詩刊》的主編是徐志摩。

徐志摩回寫了一首詩《你去》

 

你去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那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從這光明的直線!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著你:

          放輕些腳步,別教灰土揚起,

          我要認清你遠去的身影,

          直到距離使我認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響你的名字,

          不斷的提醒你,有我在這裡,

          為消解荒街與深夜的荒涼,

          目送你歸去……
         

                          不,我自有主張,

          你不必為我憂慮;你走大路,

          我進這條小巷。你看那株樹,

          高抵著天,我走到那邊轉彎,

          再過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亂;

          有深潭,有淺窪,半亮著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紛披的眼淚;

          有亂石,有鉤剌脛踝的蔓草,

          在守候過路人疏神時絆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膽,

          凶險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遠,我就大步的向前,

          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也不愁愁雲深裹,但求風動,

          雲海裡便波湧星斗的流汞;

          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 ── 你!

 

1931年11月19日林徽音在北京為駐華使節演講中國古代建築

同日,徐志摩搭機飛來北京聽此演講,途中遇兩飛機在山東失事。

三日後得知消息,梁思成等人趕到山東為徐志摩處理後事。

同月,由林徽音等主持,在北京為徐志摩舉行追悼活動。

 

 

另,收集林徽音的《別丟掉》

 

別丟掉        林徽音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

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 夢似的掛起,

問黑夜要回  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著  有那回音!

 

 

還有陸小曼的......

 

陸小曼   

腸斷人琴感未消,此心已久寄雲嶠;年來更識荒寒味,寫到湖山總寂寥。

這首是一九三三年的清明節,小曼去硤石掃墓,寫的一首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c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